活動
土地法與相關稅法 — 課程內容、教學活動與實例

📘 土地法與相關稅法 — 課程內容、教學活動與實例

課程單元 課程內容 教學活動(含合作學習策略) 單元學習目標 實例
單元一:土地法概要 土地法的立法目的、基本原則、制度架構 講授法規重點;小組討論土地制度與居住正義的關聯 理解土地法的基本精神與制度基礎 生活實例:探討「社區空地能否被地主隨意封閉?」引導學生思考土地使用限制。
單元二:土地權利義務與登記制度 所有權、租賃、抵押、信託;登記程序與效力 案例分析;角色扮演模擬登記流程(地主、買方、經紀人) 掌握土地移轉及登記制度的規範與實務操作 個案:分析「張先生買地卻忘記辦理登記」導致權利爭議。練習:模擬登記流程表單填寫。
單元三:土地稅制概論 土地稅捐種類、課稅依據與制度原則 講授+小組合作製作「土地稅制心智圖」 建立土地稅制的整體認識 生活實例:比較「自用住宅」與「投資持有」兩種情境下,課稅方式有何差異。
單元四:土地增值稅與契稅 課徵範圍、稅基計算、申報流程 稅額計算演練;小組合作完成「模擬移轉案例」稅務報告 熟悉交易過程中主要稅捐的計算與申報 練習題:某地原始地價 200 萬,公告現值 800 萬,推算土地增值稅。生活實例:買賣房屋需同時繳納契稅與土地增值稅。
單元五:地價稅與房屋稅 課徵方式、稅率制度、優惠措施 案例比較(自用住宅、營業用房屋);小組報告不同稅率之影響 理解不動產持有期間的稅務規範 個案:王小姐擁有兩間房屋,一間自住、一間出租,如何適用不同地價稅與房屋稅稅率。
單元六:土地政策與平均地權 平均地權、都市計畫、重劃制度 法規閱讀;合作專題研究(小組分析囤房稅或土地政策案例並發表) 分析政策工具與土地法、稅法的互動關係 時事案例:討論「囤房稅」或「平均地權條例修法」對房市的影響。
單元七:實務案例與法遵 土地交易+稅務申報完整流程模擬 角色扮演+小組合作進行完整案例演練與法遵檢核 綜合理解並應用土地法與稅法於實務案例 綜合案例:模擬「買賣土地+建物」交易流程(簽約、登記、稅務申報),分組扮演賣方、買方、經紀人、代書。

三、特色說明

  1. 符合課程名稱:課程涵蓋土地法與稅法完整範疇。

  2. 涵蓋學習目標:每單元之實例設計,直接對應學習目標,強化理解與應用。

  3. 合作學習策略:課程包含 小組討論、合作專題研究、角色扮演 三種合作學習方式,促進學生互動與實務模擬。

  4. 實務導向:每個單元均提供 生活情境、個案分析、或計算練習題,幫助學生把抽象法條轉化為具體案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