課程介紹
◢課程名稱:經典-經典與當代生活
◢開課單位:通識教育中心
◢授課教師:王婉甄(通識教育中心‧國文組)
◢課程助教:黃博鳴(數位多媒體設計系‧二年級)
◢駐校時間:
- 週一第03節(10:00-10:50)
- 週一第04節(11:00-11:50)
- 週二第05節(13:00-13:50)
- 週二第06節(13:55-14:45)
- 週三第9節(16:45-17:35)
- 週三第10節(17:35-18:25)
◢諮詢位置:
- 研究室A740
- 課程群組/分組群組
- 線上會議室:https://meet.google.com/ryn-vjch-qkt
◢聯絡方式:
- 研究室分機6526
- 教師mail:wlh0823@uch.edu.tw
- 助教mail:D11115005@uch.edu.tw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課程資訊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◢上課時間:每週一第1堂(08:00-08:50)至第2堂(09:00-09:50)
◢課程類別:大一‧經典類必修
◢學分/學時:2/2
◢同步課程線上連結:
請以學校「gapps」帳號登入會議室同步上課。
◢課程地圖:
課程名稱 | 總論 | 具體文化表現 | 融入生活議題 | 選讀/延伸作品 |
經典與當代生活 |
文化導論
(1)文化定義
(2)文化表現
選讀/延伸作品
龍應台〈文化,是什麼?〉
楊照〈異己的消失〉
|
主題1
君子的選擇
|
道德情境 |
1.道德情境劇場
2.孔、孟、韓孝親論選讀
3.孔枝泳《熔爐》/黃東赫導演《熔爐》(電影)
|
主題2
性別的囹圄
|
新移民與性別文化 |
1.郭玄奇〈我就是為你留下來的〉(微電影)
2.魯迅〈祝福〉 3.蘇童《妻妾成群》/張藝謀導演〈大紅燈籠高高掛〉(電影)
|
||
主題3
鄉愁的想像
|
台灣社會與國族認同 |
1.鍾理和〈白薯的悲哀〉
2.黃春明〈蘋果的滋味〉/萬仁導演《蘋果的滋味》(電影)
|
◢課程總目標:
- 學生透過課程的學習,能建立有效的人際溝通,進行辭意通達、架構完整的語言文字表達,並能透過閱讀鑑賞,與自我生命、社會脈動對話。
- 學生透過課程的學習,能主動探索生活現象,提升觀察、思辨的深度與廣度,進而提升生活課題的解決策略。
- 學生透過課程的學習,能提升公民意識與社會責任,主動參與公共事務。
◢單元學習目標
1.主題1-文化導論
「文化」是極大的範疇,無所不包。本單元定義與實例並重,讓學生能理解定義,也能過過生活觀察,發現生活中垂手可得的文化現象。完成本單元學習後,學生能夠:
(1)能從日常生活中舉例說明何謂「文化」。
(2)學生能夠理解「文化」無優劣,是各自組群內在完滿的生活展現。
2.主題2-君子的選擇
休謨(David Hume)曾說:「天堂與地獄代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人類面向,一種是善,一種是惡;但是,絕大多數人都是介於善與惡的兩極之間。」本單元將以「孝」為核心議題,從不同的人性假設討論行為表現。完成本單元學習後,學生能夠:
(1)能說出不同學派對於人性不同的看法。
(2)能以論證方式提出自己的見解。
3.主題3-性別的囹圄
本校所在桃園市是全台新住民密度次高行政區(最高為新北市),本單元以新移民婚姻為題,討論政府政策與文化認知對東南亞新移民母親的態度及社會影響,進而以尊重的角度看待「性別」角色。完成本單元學習後,學生能夠:
(1)能理解新住民來台定居政策的社會因素。
(1)能理解新住民來台定居政策的社會因素。
(2)能從文化脈絡理解傳統性別價值觀的由來並提出自己的看法。
(3)能用尊重觀點看待「性別」角色。
4.主題4-鄉愁的想像
桃園市既有眷村聚落、閩客各半等族群特徵,又有大量的新住民與移工團體。本單元從歷史的角度觀察「地域遷徙」的必然,並討論台灣自1949年以後國族認同、省籍認同等社會現象,反思台灣社會變遷對國族認同的影響。完成本單元學習後,學生能夠:
(1)能理解台灣移民社會的特質往往影響身分認同。
(2)能透過文本閱讀分析作品設定的社會背景。
(3)能用包容觀點看待來自不同身分的國家認同。 .
(3)能用包容觀點看待來自不同身分的國家認同。 .
教科書:
自編講義
1.主題1-文化導論
(1)課程內容:文化的定義、龍應台〈文化,是什麼?〉
(2)延伸閱讀:楊照〈異己的消失〉
(3)單元作業:「台灣文化」心智圖
2.主題2-君子的選擇
(1)課程內容:道德情境劇場、先秦人性論選讀
(2)延伸閱讀:孔枝泳《熔爐》、黃東赫導演《熔爐》
(3)單元作業:如果我是姜仁浩
3.主題3-性別的囹圄
(1)課程內容:郭玄奇〈我就是為你留下來的〉(微電影)、魯迅〈祝福〉
(2)延伸閱讀:蘇童〈妻妾成群〉、張藝謀《大紅燈籠高高掛》
(3)單元作業:魯迅〈祝福〉預習、性別議題的再思考
4.主題4-鄉愁的想像
(1)課程內容:鍾理和〈白薯的悲哀〉、黃春明〈蘋果的滋味〉小說/電影
(2)延伸閱讀:王文進〈對歷史曲線該有的敬畏〉
(3)單元作業:黃春明〈蘋果的滋味〉閱讀測驗
教學進度:
◢課程進度
週次 | 單元主題 | 課程內容 | 上課形式 |
第1週
|
課程介紹
|
1.課程內容與成績評定說明
2.平台功能簡介
3.分組並設定群組
4.試用同步會議室-googlemeet
5.即時回饋-詳閱並簽到
|
實體上課
|
第2週 | 素養任務 |
1.素養任務介紹
2.清楚的表達-上台技巧說明
|
實體上課 |
第3週
|
導論
|
1.文化概說
2.文化定義
3.天燈的歷史脈絡與現代挑戰
4.即時回饋-分組舉例印證文化定義
|
非同步教學
|
第4週
|
1.心智圖的原理與繪製規則
2.介紹並使用「X-mind」心智圖軟體
3.作業1-以「Xmind」為工具,繪製「台灣文化」心智圖
|
非同步教學
|
|
第5週
|
1.龍應台〈文化,是什麼?〉
2.即時回饋-文本註記
|
線上同步教學
|
|
第6週
|
君子的選擇
|
1.道德情境劇場-測驗計分
2.即時回饋-情境劇場測驗結果
3.道德情境劇場-結果說明
4.單元1測驗
|
非同步教學
|
第7週
|
1.單元1測驗-解析
2.儒家理論的歷史因素
3.孔孟孝親論-人倫角度
4.即時回饋-安樂死的看法
|
非同步教學
|
|
第8週
|
1.韓非學說的人性假設
2.韓非孝親論-法理角度
3.作業2-比較孔子與韓非對治道的看法,並以論證方式提出自己觀點
|
非同步教學
|
|
第9週
|
1.期中成績採計說明
2.期末素養任務主題擬定
3.即時回饋-回報期末主題
4.單元2測驗
|
實體上課
|
|
第10週
|
性別的囹圄
|
1.單元2測驗解說
2.婚姻的社會意義
3.作業3-魯迅〈祝福〉預習單
|
非同步教學
|
第11週
|
1.魯迅〈祝福〉文本解析
2.郭玄奇:〈我就是為你留下來的〉(微電影)
3.即時回饋-影片中的新住民問題
4.台灣新住民婚配政策的背景
|
線上同步教學
|
|
第12週
|
1.參考文本:蘇童〈妻妾成群〉(小說)/張藝謀《大紅燈籠高高掛》(電影)
2.回饋-性別議題的延伸思考
3.單元3測驗
|
非同步教學
|
|
第13週
|
鄉愁的想像
|
1.單元3測驗-解析
2.國族認同與台灣近代發展
3.討論-鍾理和〈白薯的悲哀〉預習單
|
線上同步教學
|
第14週
|
1.鍾理和〈白薯的悲哀〉文本解析
2.黃春明〈蘋果的滋味〉文本/電影解析 3.作業4-〈蘋果的滋味〉kahoot問答
|
非同步教學 | |
第15週
|
期末報告
|
素養任務與同儕互評 | 實體上課 |
第16週
|
端午節
|
端午節放假
|
|
第17週 | 期末報告 | 素養任務與同儕互評 | 實體上課 |
第18週
|
期末學習反思
|
1.期末成績說明
2.填寫期末課程問卷
3.回饋-期末學習反思
4.學習補救措施
|
線上同步教學
|
成績說明
1.單元測驗:3個單元,線上測驗,各10分,共30分
2.期末報告-素養任務:20分
素養任務評分規準另訂之。
3.主題作業:4個主題,線上繳交,各10分,共40分
(1)作業1-台灣文化心智圖
評分向度包含:文化內容60%、心智圖形式20%、分類邏輯20%,細項說明請見上課投影片。
(2)作業2-如果我是姜仁浩
第1-3題依正確給分,第4題依事實描述、感覺情緒、發現問題與未來方案等向度給分,細項請見作業說明。
(3)作業3-魯迅〈祝福〉預習單
依答案正確/合理給分。
(4)作業4-黃春明〈蘋果的滋味〉Kahoot快問快答
系統依答案正確與否給分。
4.學習歷程與課堂表現:20分
(1)教材瀏覽:每項課程影片瀏覽時間達規定條件(細項規定請見學習指引),每次1分。
(2)議題討論:能針對議題具體討論,發言內容質與量俱佳,分數將依議題與發言內容於該項次個別說明。
(3)課堂發言:實體課程與線上同步教學時,能針對課堂問題具體發言,每次1分。
(4)筆記加分:為鼓勵同學認真上課,本項為額外加分,至多可加總分10分。
5.筆記加分:10分
◢成績比重
單元測驗30% | 期末報告20% | 主題作業40% | 學習歷程20% | 筆記加分10% |
請先報名此課程才可瀏覽教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