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入
首頁
收藏
0
返回課程
電腦網路OSI與TCP/IP協定組含wireshark捉icmp封包
資訊安全(ocw)
CIW證照
模擬考
Enigma密碼機
納粹德國enigma密碼機解密與弱點enigma and its decryption and flaw
加入課程請說hello
請分組2~5人/組
ex1 模仿遊戲心得
破譯enigma與密碼分析術
模仿遊戲enigma密碼機與cryptool2破解the code book相關密碼1
模仿遊戲enigma密碼機與cryptool2破解the code book相關密碼2
Cryptool2
302測驗
從模仿遊戲enigma密碼機談起
302測驗解答
資訊安全enigma考題解答
Ex2 enigma密碼機破解與cryptool2實作
資訊安全與網路安全
資訊安全與網路安全
309測驗
資訊安全CIA考題解答
資安CIA考題解答pptx
wireshark
316遠距教學,於2:00會有小測驗,之後會有講解影片
安裝wireshark捉ping的封包
電腦網路OSI與TCP/IP協定組含wireshark捉icmp封包
資安之存取與認證
316測驗
網路安全與Wireshark測驗解答(1530開始播放)
316測驗解答pptx
Wireshark擷取HTTP傳輸Password示範
ex3 wireshark使用
資安威脅&惡意軟體
資安威脅&惡意軟體
Ransomware與RSA
323測驗
資安威脅與惡意軟體測驗檢討 pptx
資安威脅與惡意軟體測驗檢討與wireshark解讀http封包中密碼
駭客手法
資訊安全---駭客手法
kali linux操作john the ripper破譯md5 password hashes
330測驗
資安與駭客手法測驗檢討
資安與駭客手法測驗檢討(Kali, john etc)
原始資料來自 :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embed/3evT3B0UlPU?si=6sgTII-yCur3YTzQ
討論
完整模式
討論功能僅開放給課程成員,請先加入課程
最新的回應
...more
03-22
江堂正
:
1. 網路介面層(Network Interface Layer) 功能: 負責資料在實體網路上的傳送,例如乙太網路、Wi-Fi 等。 包含內容: 網路硬體(如網卡) 驅動程式 資料封裝成「幀(Frame)」 2. 網際層(Internet Layer) 功能: 負責資料封包的路由選擇與傳送到目標 IP 位址。 主要協定: IP(Internet Protocol):指派與識別每台設備的 IP 位址 ICMP:診斷與錯誤回報(例如 ping) ARP:將 IP 位址轉換為 MAC 位址 3. 傳輸層(Transport Layer) 功能: 負責資料的端對端傳輸與完整性確認。 主要協定: TCP(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):可靠、有序傳輸(例如:網頁、電子郵件) UDP(User Datagram Protocol):不保證順序與可靠性,但速度快(例如:影音串流) 4. 應用層(Application Layer) 功能: 提供使用者應用服務,與應用程式互動的介面。 常見協定: HTTP/HTTPS(網頁) FTP(檔案傳輸) SMTP/POP3/IMAP(電子郵件) DNS(網域名稱解析)
03-16
苡菻
:
1.應用層(Application Layer) 負責提供應用程式與網路之間的溝通接口,例如 HTTP、FTP、SMTP、DNS 等協議。 2.傳輸層(Transport Layer) 負責端對端的資料傳輸與錯誤控制,常見協議有 TCP(可靠傳輸)與 UDP(不可靠但快速傳輸)。 3.網際層(Internet Layer) 負責跨網路的路由選擇與封包轉發,核心協議為 IP(IPv4/IPv6),並包含 ICMP、ARP 等輔助協議。 4.網路存取層(Network Access Layer) 負責實際的資料鏈路傳輸與硬體通訊,包含乙太網路(Ethernet)、Wi-Fi 及各種物理層技術。
03-16
凱鈞
:
1.應用層(Application Layer) 負責提供應用程式與網路之間的溝通接口,例如 HTTP、FTP、SMTP、DNS 等協議。 2.傳輸層(Transport Layer) 負責端對端的資料傳輸與錯誤控制,常見協議有 TCP(可靠傳輸)與 UDP(不可靠但快速傳輸)。 3.網際層(Internet Layer) 負責跨網路的路由選擇與封包轉發,核心協議為 IP(IPv4/IPv6),並包含 ICMP、ARP 等輔助協議。 4.網路存取層(Network Access Layer) 負責實際的資料鏈路傳輸與硬體通訊,包含乙太網路(Ethernet)、Wi-Fi 及各種物理層技術。
03-16
c11233108
:
1.應用層(Application Layer):提供網絡應用程序需要的各種服務。 2.傳輸層(Transport Layer):負責在不同主機之間提供端到端的通信,確保數據完整無誤地傳送。 3.網際網路層(Internet Layer):負責在不同網絡之間的數據傳輸,確保數據包從來源傳送到目的地。 4.網路介面層(Network Access Layer):負責在相鄰網絡節點之間的物理和邏輯鏈路的傳輸。
03-16
慶隆
:
TCP/IP 四層模型是網際網路通訊協議(TCP/IP Protocol Suite)的架構,主要分為應用層(Application Layer)、傳輸層(Transport Layer)、網際層(Internet Layer)和網路存取層(Network Access Layer),用來確保網路上的設備可以有效地進行通訊。 TCP/IP 四層架構層級名稱和主要功能代表協議 第 4 層應用層(Application Layer)提供應用程式間的通訊,如:HTTP、HTTPS、FTP、DNS、SMTP、POP3、IMAP、SSH。 第 3 層傳輸層(Transport Layer)提供端對端(End-to-End)的資料傳輸,如TCP、UDP。 第 2 層網際層(Internet Layer)負責 IP 定址與路由選擇,如:IP、ICMP、ARP、RARP。 第 1 層網路存取層(Network Access Layer)負責資料的實際傳輸,如: Ethernet(乙太網路)、Wi-Fi、PPP、Frame Relay。
安文
請簡述TCP/IP之四層
03-13
1 樓
顯示先前的回應
17 則當中的 3 則
振宏
TCP/IP 分為四層:
1. 應用層:提供應用程式使用的網路服務,如網頁、電子郵件、檔案傳輸。
2. 傳輸層:負責資料傳輸,TCP 確保可靠傳輸,UDP 則提供快速但不保證傳輸的方式。
3. 網際網路層:負責IP地址與路由,確保資料能找到正確的目的地(IP、ICMP、ARP)。
4. 網路存取層:負責實際的資料傳輸,與硬體設備(如交換器、網卡)相關。
03-15
2 樓
慧婷
1. 應用層:提供應用程式使用的網路服務,如網頁、電子郵件、檔案傳輸。
2. 傳輸層:負責資料傳輸,TCP 確保可靠傳輸,UDP 則提供快速但不保證傳輸的方式。
3. 網際網路層:負責IP地址與路由,確保資料能找到正確的目的地(IP、ICMP、ARP)。
4. 網路存取層:負責實際的資料傳輸,與硬體設備(如交換器、網卡)相關。
03-15
3 樓
秋源
TCP/IP模型主要分為四層,每一層負責不同的網路功能。以下是這四層的簡述:
1. 應用層(Application Layer)
- 這一層是使用者與網路之間的直接介面,負責與使用者的應用程式進行通訊。常見的協議包括HTTP(用於網頁)、FTP(檔案傳輸)、SMTP(郵件傳送)等。
2. 傳輸層(Transport Layer)
- 傳輸層負責端到端的通訊和資料傳輸的完整性,確保資料在不同主機之間的安全可靠的傳送。主要協議有TCP(傳輸控制協議)和UDP(使用者資料包協議)。
3. 網際層(Internet Layer)
- 網際層負責實現不同網路之間的資料包傳遞,關注於路由和定址。主要的協議是IP(網際協議,包括IPv4和IPv6)。此外,這一層還包括ICMP(網際控制訊息協議),用於網路診斷。
4. 鏈路層(Link Layer)
- 鏈路層負責在本地網路中傳輸資料,處理物理傳輸的方式,包括硬體地址(MAC地址)和鏈路層的協議(如Ethernet)。這一層與特定網路技術相關。
這四層模型協同工作,確保資料能夠從源頭安全可靠地傳送到目的地。
03-16
4 樓
雙雙
TCP/IP之四層
1.應用層(Application Layer):
提供應用程式與網路的介面,讓使用者可以存取網路服務。
2.傳輸層(Transport Layer):
負責端到端的數據傳輸,確保可靠性和正確順序。
3.網際網路層(Internet Layer):
負責數據封包的傳輸與路由選擇,確保資料能送到目的地。
4.網路存取層(Network Access Layer):
管理物理網路傳輸,確保數據能在網路設備間傳遞。
這四層架構讓設備之間能夠順利通訊,是網際網路運作的基礎。
03-16
5 樓
玉梅
1、應用層(Application):
處理用戶的應用程式與網絡之間的交互。負責提供網路服務的應用程式介面,例如HTTP(用於網頁瀏覽)、FTP(文件傳輸)、SMTP(郵件傳送)等。
2、傳輸層(Transport):
主要負責端到端的資料傳輸,確保資料的可靠性和順序。常見的協定有TCP(傳輸控制協定)和UDP(用戶資料報協定)。TCP提供可靠傳輸,UDP則是無連接、不可靠的傳輸。
3、網際網路層(Internet):
負責將資料包從源頭傳送到目的地,無論它們在哪個網絡中。最常見的協定是IP(網際協定),它負責分配IP地址並路由資料包。
4、網路介面層(Network Interface):
也稱為鏈結層,處理網絡硬體的通信,如以太網、Wi-Fi等。負責將資料包從主機送到物理介面,並進行資料的封裝和解封裝。
03-16
6 樓
C11233136
1.實體層(Network Interface Layer)硬體
對應OSI模型中的:資料鏈路層(Data Link Layer)和實體層(Physical Layer)。
功能描述:網路介面層負責資料在物理網路中的傳輸,涉及硬體和傳輸媒介。這一層包括了資料鏈路層的功能(如MAC地址和帧處理)以及實體層的功能(如電纜、光纖、無線信號等)。常見的協定有Ethernet、Wi-Fi等。
2.網路層/網際網路層(Internet Layer)
對應OSI模型中的:網路層(Network Layer)。
功能描述:網際網路層負責資料的路由選擇和轉發,確保資料包能夠從源端傳遞到目的端。此層主要協定包括IP(網際協定)、ICMP(網際控制報文協定)、ARP(地址解析協定)。
3.傳輸層(Transport Layer)
對應OSI模型中的:傳輸層(Transport Layer)。
功能描述:傳輸層負責端對端的資料傳輸控制,確保資料可靠或不可靠地從來源端送到目的端。此層的主要協定為TCP(傳輸控制協定)和UDP(使用者資料報協定)。TCP提供可靠的資料傳輸,而UDP則為不可靠的傳輸,常用於即時應用。
4.應用層(Application Layer)
對應OSI模型中的:應用層(Application Layer),並包含OSI中的「表現層(Presentation Layer)」和「交談層(Session Layer)」的部分功能。
功能描述:應用層處理使用者與網路之間的交互,提供各種網路服務和應用功能,如電子郵件、網頁瀏覽等。此層的協定包括DNS、HTTP、FTP、SMTP、POP、IMAP、MIME、TELNET、SSH、FTP、SNMP、SIP、LDAP、TLS/SSL等。表現層和交談層的功能通常在這一層中由不同協定處理,例如,TLS/SSL處理安全加密,SIP處理會話建立等。
總結:「分層負責,對等交談,分封交換」
03-16
7 樓
依婷
應用層 (Application Layer)
提供應用程式與網路之間的介面,支持各種網路應用(如HTTP、SMTP、FTP等)。功能:處理資料的格式化、加密以及協調通信。
傳輸層 (Transport Layer)
負責建立主機之間的端到端通信,確保資料的完整性與可靠性。
常見協定:TCP(可靠的連接導向協定)和UDP(不可靠的無連接協定)。
網際層 (Internet Layer)
定位目的地的IP地址並進行資料封包路由選擇,負責跨網路傳遞資料。
常見協定:IP(IPv4或IPv6)。
網路存取層 (Network Access Layer)
處理資料的實體傳輸,包括硬體、驅動程式及傳輸媒介。
涵蓋了資料鏈路層與實體層的功能,涉及MAC地址及位元傳輸。
03-16
8 樓
韋楷
1.應用層(Application Layer)
提供應用程式與網路之間的介面,讓使用者能夠存取網路服務。
例如:HTTP、HTTPS(網頁瀏覽)、SMTP(電子郵件)、FTP(檔案傳輸)、DNS(網域名稱解析)。
2.傳輸層(Transport Layer)
負責端到端的通訊,確保資料能可靠或非可靠地傳輸到目標設備。
主要協定:
TCP(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):提供可靠、有序、無錯誤的數據傳輸(如網頁、電子郵件)。
UDP(User Datagram Protocol):提供快速但不可靠的數據傳輸(如視訊串流、線上遊戲)。
3.網際網路層(Internet Layer)
負責數據的路由與尋址,確保資料包能透過多個網路傳送到正確的目的地。
主要協定:
IP(Internet Protocol):提供主機尋址與數據包路由功能(IPv4、IPv6)。
ICMP(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):用於傳送錯誤與控制訊息(如 ping)。
ARP(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):解析 IP 位址與 MAC 位址的對應關係。
4.網路存取層(Network Access Layer)(又稱資料鏈路層 + 實體層)
負責實際數據傳輸,包括硬體(如網卡、光纖)與低階通訊協定(如 Ethernet、Wi-Fi)。
主要協定:
Ethernet(乙太網路):有線網路標準。
Wi-Fi(無線區域網路):無線網路標準。
PPP(Point-to-Point Protocol):點對點連線協定(如撥號連線)。
03-16
9 樓
c11233123
1.應用層(Application Layer)
提供應用程式與網路之間的接口,讓使用者能夠存取網路服務。
代表性協議:HTTP、HTTPS、FTP、SMTP、DNS、Telnet、SSH等。
2.傳輸層(Transport Layer)
負責端對端(End-to-End)的數據傳輸與錯誤控制,確保資料可靠或高效地傳輸。
代表性協議:TCP(可靠傳輸,連接導向)、UDP(快速但不可靠,無連接)。
3.網際層(Internet Layer)
負責資料的尋址與路由,確保數據能從來源端傳送到目標端。
代表性協議:IP(IPv4、IPv6)、ICMP(診斷與錯誤報告)、ARP(地址解析)。
4.網路介面層(Network Interface Layer)
負責將數據封裝成幀(Frame),並透過實體網路(如乙太網、Wi-Fi)傳輸。
代表性技術:Ethernet、Wi-Fi、PPP、MAC 位址等。
03-16
10 樓
c11233110
TCP/IP(傳輸控制協定/網際網路協定)模型可分為 四層架構,由上而下如下:
應用層(Application Layer)
提供應用程式與網路之間的接口,負責資料的格式化與傳輸。
主要協定:HTTP、HTTPS、FTP、SMTP、DNS、TELNET、SSH、SNMP等。
傳輸層(Transport Layer)
負責端對端的通訊,確保資料的可靠性與完整性。
主要協定:
TCP(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):連接導向、可靠的傳輸(如HTTP、SMTP使用)。
UDP(User Datagram Protocol):無連接、不保證可靠性但速度快(如DNS、VoIP使用)。
網際層(Internet Layer)
負責尋找最佳路徑,處理IP位址與路由選擇。
主要協定:
IP(Internet Protocol):提供封包定址與傳輸。
ICMP(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):傳送錯誤訊息與診斷(如ping)。
ARP(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):將IP位址轉換為MAC位址。
網路介面層(Network Interface Layer)(又稱 鏈路層)
負責物理連接、數據封裝與解封裝,並將資料傳輸至正確的設備。
包括乙太網路(Ethernet)、Wi-Fi、PPP等協定,與網路硬體(如交換器、網卡)互動。
這四層架構與 OSI 七層模型對應,但較為簡化,適合實際網路運作。
03-16
11 樓
d11034164
TCP/IP 模型由四個層級組成,每一層負責不同的網路功能:
1. 應用層(Application Layer)
• 負責提供應用程式與網路之間的介面,處理資料的傳送與接收。
• 常見協議:HTTP、HTTPS、FTP、SMTP、DNS、Telnet、SSH等。
2. 傳輸層(Transport Layer)
• 負責端對端的通訊,確保資料能可靠或快速地傳輸到目的地。
• 主要協議:TCP(可靠的連線導向傳輸)、UDP(不可靠但速度快的傳輸)。
3. 網際層(Internet Layer)
• 負責尋找最佳路徑將數據封包傳送到目的地(即路由功能)。
• 主要協議:IP(IPv4、IPv6)、ICMP(網路診斷)、ARP(地址解析)。
4. 網路存取層(Network Access Layer)
• 負責實際的數據傳輸,包括實體網路設備的操作,如網路卡、路由器和交換機。
• 主要協議:Ethernet(乙太網路)、Wi-Fi、PPP等。
這四層架構協同運作,確保網際網路的數據傳輸順暢有效。
03-16
12 樓
d11034165
TCP/IP 協定模型通常分為四層,分別是:
1. 應用層 (Application Layer):負責提供用戶應用程式所需的網絡服務,如 HTTP、FTP、SMTP 等。這一層直接與用戶的應用程式互動。
2. 傳輸層 (Transport Layer):負責端對端的資料傳輸管理,主要協定有 TCP(傳輸控制協定)和 UDP(用戶數據報協定)。TCP 提供可靠的資料傳送,UDP 則是無連接、不保證可靠的傳輸。
3. 網際層 (Internet Layer):負責資料包的路由與轉發,主要協定是 IP(網際協定)。這一層負責將資料包從源端傳送到目的端。
4. 鏈路層 (Link Layer):也稱為網絡接入層,負責物理設備間的資料傳輸,像是網路介面卡(NIC)和交換機所處的層級,主要包括以太網和 Wi-Fi 等協定。
這四層協作,構成了現代網路通信的基礎。
03-16
13 樓
慶隆
TCP/IP 四層模型是網際網路通訊協議(TCP/IP Protocol Suite)的架構,主要分為應用層(Application Layer)、傳輸層(Transport Layer)、網際層(Internet Layer)和網路存取層(Network Access Layer),用來確保網路上的設備可以有效地進行通訊。
TCP/IP 四層架構層級名稱和主要功能代表協議
第 4 層應用層(Application Layer)提供應用程式間的通訊,如:HTTP、HTTPS、FTP、DNS、SMTP、POP3、IMAP、SSH。
第 3 層傳輸層(Transport Layer)提供端對端(End-to-End)的資料傳輸,如TCP、UDP。
第 2 層網際層(Internet Layer)負責 IP 定址與路由選擇,如:IP、ICMP、ARP、RARP。
第 1 層網路存取層(Network Access Layer)負責資料的實際傳輸,如: Ethernet(乙太網路)、Wi-Fi、PPP、Frame Relay。
03-16
14 樓
c11233108
1.應用層(Application Layer):提供網絡應用程序需要的各種服務。
2.傳輸層(Transport Layer):負責在不同主機之間提供端到端的通信,確保數據完整無誤地傳送。
3.網際網路層(Internet Layer):負責在不同網絡之間的數據傳輸,確保數據包從來源傳送到目的地。
4.網路介面層(Network Access Layer):負責在相鄰網絡節點之間的物理和邏輯鏈路的傳輸。
03-16
15 樓
凱鈞
1.應用層(Application Layer)
負責提供應用程式與網路之間的溝通接口,例如 HTTP、FTP、SMTP、DNS 等協議。
2.傳輸層(Transport Layer)
負責端對端的資料傳輸與錯誤控制,常見協議有 TCP(可靠傳輸)與 UDP(不可靠但快速傳輸)。
3.網際層(Internet Layer)
負責跨網路的路由選擇與封包轉發,核心協議為 IP(IPv4/IPv6),並包含 ICMP、ARP 等輔助協議。
4.網路存取層(Network Access Layer)
負責實際的資料鏈路傳輸與硬體通訊,包含乙太網路(Ethernet)、Wi-Fi 及各種物理層技術。
03-16
16 樓
苡菻
1.應用層(Application Layer)
負責提供應用程式與網路之間的溝通接口,例如 HTTP、FTP、SMTP、DNS 等協議。
2.傳輸層(Transport Layer)
負責端對端的資料傳輸與錯誤控制,常見協議有 TCP(可靠傳輸)與 UDP(不可靠但快速傳輸)。
3.網際層(Internet Layer)
負責跨網路的路由選擇與封包轉發,核心協議為 IP(IPv4/IPv6),並包含 ICMP、ARP 等輔助協議。
4.網路存取層(Network Access Layer)
負責實際的資料鏈路傳輸與硬體通訊,包含乙太網路(Ethernet)、Wi-Fi 及各種物理層技術。
03-16
17 樓
江堂正
1. 網路介面層(Network Interface Layer)
功能: 負責資料在實體網路上的傳送,例如乙太網路、Wi-Fi 等。
包含內容:
網路硬體(如網卡)
驅動程式
資料封裝成「幀(Frame)」
2. 網際層(Internet Layer)
功能: 負責資料封包的路由選擇與傳送到目標 IP 位址。
主要協定:
IP(Internet Protocol):指派與識別每台設備的 IP 位址
ICMP:診斷與錯誤回報(例如 ping)
ARP:將 IP 位址轉換為 MAC 位址
3. 傳輸層(Transport Layer)
功能: 負責資料的端對端傳輸與完整性確認。
主要協定:
TCP(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):可靠、有序傳輸(例如:網頁、電子郵件)
UDP(User Datagram Protocol):不保證順序與可靠性,但速度快(例如:影音串流)
4. 應用層(Application Layer)
功能: 提供使用者應用服務,與應用程式互動的介面。
常見協定:
HTTP/HTTPS(網頁)
FTP(檔案傳輸)
SMTP/POP3/IMAP(電子郵件)
DNS(網域名稱解析)
03-22
18 樓
Prev
安裝wireshark捉ping的封包
Next
資安之存取與認證
負責提供應用程式與網路之間的溝通接口,例如 HTTP、FTP、SMTP、DNS 等協議。
2.傳輸層(Transport Layer)
負責端對端的資料傳輸與錯誤控制,常見協議有 TCP(可靠傳輸)與 UDP(不可靠但快速傳輸)。
3.網際層(Internet Layer)
負責跨網路的路由選擇與封包轉發,核心協議為 IP(IPv4/IPv6),並包含 ICMP、ARP 等輔助協議。
4.網路存取層(Network Access Layer)
負責實際的資料鏈路傳輸與硬體通訊,包含乙太網路(Ethernet)、Wi-Fi 及各種物理層技術。
負責提供應用程式與網路之間的溝通接口,例如 HTTP、FTP、SMTP、DNS 等協議。
2.傳輸層(Transport Layer)
負責端對端的資料傳輸與錯誤控制,常見協議有 TCP(可靠傳輸)與 UDP(不可靠但快速傳輸)。
3.網際層(Internet Layer)
負責跨網路的路由選擇與封包轉發,核心協議為 IP(IPv4/IPv6),並包含 ICMP、ARP 等輔助協議。
4.網路存取層(Network Access Layer)
負責實際的資料鏈路傳輸與硬體通訊,包含乙太網路(Ethernet)、Wi-Fi 及各種物理層技術。
功能: 負責資料在實體網路上的傳送,例如乙太網路、Wi-Fi 等。
包含內容:
網路硬體(如網卡)
驅動程式
資料封裝成「幀(Frame)」
2. 網際層(Internet Layer)
功能: 負責資料封包的路由選擇與傳送到目標 IP 位址。
主要協定:
IP(Internet Protocol):指派與識別每台設備的 IP 位址
ICMP:診斷與錯誤回報(例如 ping)
ARP:將 IP 位址轉換為 MAC 位址
3. 傳輸層(Transport Layer)
功能: 負責資料的端對端傳輸與完整性確認。
主要協定:
TCP(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):可靠、有序傳輸(例如:網頁、電子郵件)
UDP(User Datagram Protocol):不保證順序與可靠性,但速度快(例如:影音串流)
4. 應用層(Application Layer)
功能: 提供使用者應用服務,與應用程式互動的介面。
常見協定:
HTTP/HTTPS(網頁)
FTP(檔案傳輸)
SMTP/POP3/IMAP(電子郵件)
DNS(網域名稱解析)